集团站点
友情链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内页
滴滴快的合并:消费者、创业者、投资方谁是赢家?
发布时间:2015-02-16 点击次数:1211
页面功能:【字体:

         打则惊天动地,和则恩爱到底?

赶在2015年情人节的这一天,快的和滴滴终于合体,宣布战略合并。事实证明,在这个资本垄断的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真理。然而,消费者、创业者、投资方,谁才是这场联姻的赢家?

首先,快的和滴滴合并无疑将会在出行市场产生出一家绝对领军者,并有希望诞生出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公司。但缺乏竞争的打车应用市场,对消费者来说会是一件好事吗?

滴滴和快的都诞生于2012年。两家公司在业务上接近,做的都是出行的互联网服务。自去年开始,两家公司又先后推出了专车服务。作为阿里巴巴腾讯在移动支付争夺战中的主要“工具”,在过去3年里,滴滴和快的先后投入十数亿巨资对消费者和司机进行补贴,只要一方出手,另一方就绝对会迎战。

对企业来说,恶性的消耗战短期回报看不见,但对消费者来说,双雄决斗创造了全年无休的“普惠式”出行补贴。业内人士透露,高峰时期滴滴每天对乘客与司机的补贴高达1500万,一个月将近4.5亿。试问如今谁手里没有一百几十的专车补贴券?

不过,恶性的大规模烧钱竞争不可持续。尽管新任总裁柳青表示两个品牌不会完全整合,而且合并后仍需大量补贴,但双方的用户数据和财务报表会进行合并。明眼人都看得出,业务高度重合、用户完全重叠、产品毫无差异的两个品牌未来保持完全独立的可能性极低,从这个角度说打车软件的竞争已经告一段落。

所以,各位看官,手里的打车券现在开始要省着用啦。是不是垄断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后不会再有投资人还有如此大手笔的投入了。

其次,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也是标志性的一天,中国互联网由创业者时代进入资本操盘时代。

对于阿里巴巴和腾讯来说,打车APP一直是完成移动支付推广的工具。合并,意味着其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不再是一个可靠的高频入口,未来两马移动支付竞争将转移至红包和O 2O等领域。对于投资方来说,双方合并能够结束无谓的资金消耗战,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推动IPO,一家独大的高频出行入口是个好概念,有助快速套现。

快的CEO吕传伟认为,合并创造了共赢,也创造了历史。滴滴CEO程维表示合并创造了三个纪录,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最快创造了一家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整合了两家巨头的支持。投资者认为,停止补贴战才能进行真正的创新,过度的竞争包含了大量的浪费,只有减少这些浪费公司才能进行真正的创新。

然而,整合对用户、对生态、对产品创新真的有好处吗?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由早期的三大门户、七雄争霸百花齐放的格局,变成了BAT三家独大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成为了巨头竞争的“工具”,无法与巨头的资本和流量抗衡,最终也无法与资本的意志抗衡,创业者丧失了“自由”,是真正的赢家吗?

Copyright (C) 2001-2010 ESP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东部软件园 技术支持:全球塑胶网
联系电话: (86) 0571-88473203 FAX: (86) 0571-88473203
招商电话: (86) 0571-88473235、88472828
众创空间: (86) 0571-88473231、88473502
地址:中国杭州文三路90号 邮编:310012 E-Mail:esp@espark.net
本站通用网址、网络实名:东部软件园 浙ICP备090547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