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翊敏)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组织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这是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智能与便捷后付出的高昂代价。对此,《信息科技杂志》记者特采访了园区企业杭州贝思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敏女士。
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资深人士,刘总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感到非常的担忧。以废“气、固、液”为“元凶”的环境污染源随着工业生产、人类活动等将污染大量排放。例如,大气污染中,以燃煤为主要原料的火电行业在生产发电过程中,将粉尘、有毒气体(SO2、氮氧化物)等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贝思特环保所从事的正是火电领域的节能环保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工程实施、现场调试、技术咨询与服务等工作,专业成套供应电厂烟气脱硫、脱销、除尘、废水改造及配套设备。
问及公司的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刘总介绍道高科技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创新。贝思特的技术发展道路沿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道路,公司的烟气脱硫工艺是以国外的先进技术为导向,在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并凭借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行二次创新开发而形成的,并获得多项自有技术的专利证书,系统脱硫效率达98%以上。在脱销方面,公司采用目前最为成熟的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销技术来治理氮氧化物,在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节能环保产业离不开政策持续扶持。谈及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以及给予企业的扶持政策,刘总说,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跟很多新兴产业一样,很多业务都处在事业发展的初期,同时还是一个政策驱动型行业,必须依靠政府出台政策给予持续扶持;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通过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改进,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国家关闭了大批的小型重排发电厂,对于火电行业的排污执行了严格的行业标准,对电厂的污染治理实行了严厉的奖惩制度。在国家高度重视与监督下,电厂对于污染的治理工作也更加积极,这对于我们环保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为行业建设了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对企业作出“大浪淘沙”的检验。
问及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刘总笑谈道“贝思特成立于2006年,多年来,独立承包多个大型的火力发电厂脱硫、脱硝等减排项目,在电力行业的减排上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口碑,也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技术资源等,可以说在人、财、物上均上了一个台阶。”对于公司的发展,刘总非常有自信。“我们对于贝思特未来在节能减排产业上的前景非常看好。在技术上,我们不停地引进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跟同行拼核心竞争力。目前,我们也在引进行业内先进的脱汞技术,消化落地,相信不久的将来,贝思特将以更完善的减排技术为环保行业服务。”
面对如今“谈雾色变”的雾霾现象,刘总从业内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节能环保需要社会理解与支持。随着政府与社会对于PM2.5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大气治理的日益重视,政策利好频出,相信以绿色为主题的技术革命即将来临。对此,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相关公司,尤其是脱硫脱硝领域企业将大有作为,而贝思特也将投入到大气治理的革命大军中去。“生命始于自然、健康臻于环保”,绿色革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种行动,一份责任,一颗迫在眉睫的决心。贝思特已整装待发,为做最好的节能环保公司而奋斗。
|